题目内容

13、(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

②3个铁离子
3Fe3+

③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分子
P4

④侯氏制碱得到的“碱”
Na2CO3

(2)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0℃时,A的溶解度是
20克

②在
t2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C
分析:(1)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体积分数为78%的氮气;②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如3Fe3+③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分子为P4④侯氏制碱得到的“碱”,其实不是碱,而是盐Na2CO3
(2)掌握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0℃时,A的溶解度是20克;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应为曲线的交点;③析出晶体最多应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其溶解的物质的多少决定.
解答:解:(1)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体积分数为78%的氮气;
②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如3Fe3+
③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分子为P4
④侯氏制碱得到的“碱”,其实不是碱,而是盐Na2CO3
(2)①0℃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应为曲线的交点;故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析出晶体最多应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故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溶液的质量分数: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时,A、B所溶解的物质为t1℃时的溶解度值,而C所溶解的物质仍为t2℃时的溶解度值,可见C的值小,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
故答为:(1)①N2;②3Fe3+;③P4;   ④Na2CO3
(2)①20克          ②t2℃③A、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了解晶体及结晶的现象,并且了解溶解度、质量分数和溶解性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