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氨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 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A.通过观察题中的图,甲是氨气,氨气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说法正确;

B.由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氧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故说法正确;

C.两种生成物分别为一氧化氮和水,均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在金属的性质复习课上,老师取下自己的黄金项链,请同学们帮忙鉴定,同学们提出了多种鉴别方案,进行了一节有意义的实验探究课。

1)老师的金项链放入稀硫酸中看不到任何现象,小明把自己带来的黄金戒指放入稀硫酸中后发现有气泡产生。

①请你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如果把小明的黄金戒指放入AgNO3溶液中片刻后拿出来,现象是_________

2)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的MgNO32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①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_____?

3)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D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B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4)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_____?

【题目】“嗅盐”,又名“鹿角酒”,在某些体育运动场合被使用,比如拳击、举重等。当运动员陷入意识迷糊状态时,医生用嗅盐把运动员唤醒,以继续比赛。某校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嗅盐”展开了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铵,给人闻后有恢复和刺激作用;

②嗅闻原理是碳酸铵晶体产生的氨气对人体有刺激作用,过量嗅闻不利健康;

③碳酸铵[NH42CO3]晶体受热易分解,产生三种气体。

(定性初探)验证“嗅盐”的化学性质

1)某同学为验证碳酸铵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三种气体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见图1)。

①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蒸气生成;浸有酚酞溶液的棉球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有NH3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_____产生。

②根据实验写出碳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定量再探)测定“嗅盐”中碳酸铵(NH4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Ⅰ:取样品6.0克,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测量C装置在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即为产生NH3的质量。(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装置C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充分吸收气体并_____

3)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均认为用该套装置测量会导致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_____

方案Ⅱ:取样品6.0克,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利用G装置测量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CO2几乎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4)请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实验测得量气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58mL,该方案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已知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约为1.97g/L)(请写出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1%

6)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

a、用水来代替饱和的NaHCO3溶液

b、实验结束后,调节两端液面相平读数

c、反应结束后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d、缺少橡胶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