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2)m点的含义是:;
(3)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g;
(4)t2℃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 无溶质析出的是;
【答案】
(1)A>B>C
(2)t1℃时 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70g
(4)A;C
【解析】(1)根据图示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A>B>C;(2)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相应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同。(3)20℃时,A物质溶解度为40克,则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的质量为20克,所得溶液质量为70克;(4)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最大,而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t2℃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A,无溶质析出的是C;
所以答案是:(1)A>B>C;(2)t1℃时 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70g;()A,C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后,同学们将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1)【交流讨论】
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2)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1:只有碳酸钠。猜想2:只有氢氧化钙。
猜想3: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的猜想:还可能是。
(3)【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 预计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 |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 猜想3正确。 |
② | 正确。 | |
③ | 正确。 |
(4)【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