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2011年四川内江,13题)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C
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属于实验阶段所以该过程是设计实验过程,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数学奥赛暑假天天练南京大学出版社系列答案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暑假作业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系列答案
衔接教材年度复习暑假吉林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南大教辅抢先起跑暑假衔接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系列答案
时刻准备着七彩假期海南出版社系列答案
创新自主学习暑假新天地南京大学出版社系列答案
赢在高考学段衔接提升方案暑假作业光明日报出版社系列答案
衔接训练营暑南海出版公司系列答案
假期作业快乐接力营暑南海出版公司系列答案
暑假创新型自主学习第三学期暑假衔接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无锡3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
2
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
2
③只有O
2
④CO和O
2
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
2
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I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问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 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
(填>”、“<”或=”)
(3分)小明在学习了空气的相关知识后,对自家地下车库里的空气产生了兴趣,想要探究一下其中的氧气含量与课本上的数据是否一致。
(1)小明可以找到的器具有:瓶子、注射器、塑料袋、细绳、玻璃片、气球、小刀等。请你选取其中合适的工具帮他设计两种取样方案。
方案1:
方案2:
(2)假设你已经帮助小明取回了一集气瓶的空气样品,现需将其转移到集气瓶B中储存起来以备测定。现有如下装置,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转移气体的方案
。
(2011安徽芜湖,15题)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1)木炭燃烧实验: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检验右图集气瓶中木炭完全燃烧产物的方法是
。
(2)对燃烧是否发生火焰的探究:
【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假设】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c.与燃烧达到温度和可燃物沸点的相对大小有关。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如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a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b的结论是
;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c的结论是
;
【验证结论】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石蜡蒸气燃烧能产生火焰。(用简要语言叙述,提供仪器:蜡烛、火柴、注射器、玻璃管)
。
(2011年山东烟台,29题)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CH
4
; 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是CO和CO
2
的混合气体; 猜想Ⅳ:是CH
4
和CO
2
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A B C D ① ② ③
图1 图2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
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
4
,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
探究性实验是验证化学理论的一种主要方式,也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
【提出问题】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查阅资料】①已知KClO
3
分解产生氧气和KCl; ②KClO
3
和KCl都能溶于水,MnO
2
难溶于水;③MnO
2
与浓盐酸在加热时能产生黄绿色的Cl
2
.
【设计实验】
实验一、取两份质量相等(约5克)的KClO
3
分别放入两只大试管(分别标记A和B)中,往B试管中加入质量为1.0克MnO
2
的,然后按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加热。结果发现加了MnO
2
的装置收集满一集气瓶的气体所用的时间要少。
实验二、待装置完全冷却之后,将B管中物质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再将滤出物干燥、称量得质量约为1.0克。
实验三 、取少量滤出物与浓盐酸置于反应装置中(放在通风橱中),加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说明加了MnO
2
之后,KClO
3
分解的速率更快,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验证集气瓶中的气体为氧气
。
(2)通过上述三个实验能说明
。
(3)某同学用KClO
3
和KMnO
4
的混合物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度也很快,该同学就断定KMnO
4
在KClO
3
分解反应中也能起催化作用,你认为这同学的判断对吗?
;为什么?
。
27.(每空1分,7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Mg、Cu、Fe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开展了一下以下探究活动。
(1)进行试验,获得结论。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
案
一
将Fe丝浸入CuSO
4
溶液中
Fe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金属活动性:Fe
_ _
Cu(填“>”或“<”)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反应。
方
案
二
将Mg和Cu分别在空气中灼烧
发现镁能剧烈燃烧,而另一种不能
金属活动性:Mg
_ _
Cu(填“>”或“<”)
方
案
三
分别将Mg和Fe放入_________中,观察现象
观察到
_
(填元素符号)产生气泡的速度较慢
金属活动性顺序:Mg>Fe
(2)反思与交流。经过讨论,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比较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快慢,有两种测定方法:
方法1是在相同时间内测量氢气体积的大小。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则接口c应与______(填“a”或“b”)相连。
方法2是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氢气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浙江杭州32).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做了下述实验。
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烧碱溶液⑦蒸馏水。
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右图所示。
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CO
2
;丙瓶:1400毫升空气、600毫升CO
2
,三套装置都如右图所示。
(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
(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
(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
(2)为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
理由是
,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
变化,来判定CO
2
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火焰被吹灭,说明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硫酸溶液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生成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
2
;
猜想2:可能是SO
2
;
猜想3:可能是
。
【查阅资料】SO
2
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
2
SO
3
。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
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A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装置C的现象为
,则猜想
成立。
(2)如果装置A的现象为
,装置C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则猜想
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思维拓展】
(1)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
2
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的装置(如下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
2
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
。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