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某学校的营养早餐配料:小麦粉、白砂糖、花生油、鸡蛋、食盐、碳酸氢铵、苯甲酸钠,该配料中富含油脂的物质是________。
(2)当衣服上粘有油脂时,可以用洗衣粉除去,其去污原理是_______。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三种气体的集气瓶 |
B | 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分离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 | 加入适量的K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 | 加NaOH溶液 |
A.A B.B C.C D.D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备氧气。但实验中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臭氧(O3);
猜想二:该气体为HCl;
猜想三:该气体为Cl2。
同学们认为不需要验证就可以判断猜想___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
[查阅资料]
(1) ;
(2)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使有色物质褪色
(3)臭氧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后大家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他们为了验证剩下的猜想继续做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口 | _________ | 剩下的猜想正确 |
2 | 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 |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色,后变成无色 |
[反思与拓展]
(1)自来水厂常用漂白粉杀菌消毒[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a(ClO)2].在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离子是_____ (填离子符号)
(2)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同时还生成MnCl2和一种常见的液体。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MnO2固体中的KCl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 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
C | 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 称取3.0g 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 |
D | 鉴定本地雨水是否为酸雨 | 用pH计测定雨水的pH |
A. A B. B C. C D. D
化学课上,老师在一瓶充满CO2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发现软塑料瓶变瘪。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请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
(1)小亮同学该现象说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_____,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芳同学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原因是_____。
(2)要证明一个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①证实反应物减少。我思考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对照实验,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证实有新物质生成。小霞同学为证明有碳酸钠生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们帮她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_____ |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 | |
方案二 | _____ | _____ |
写出方案二中所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