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验测得某些溶液的pH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稀硝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图
(1)装置A中编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
(4)实验室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稀硫酸浓度较大,制取的氢气中常含有少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F装置装入氢氧化钠溶液用于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t2℃时,100 克水中加入 60 克硝酸钾,充分搅拌,直到固体完全消失,然后按图二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且溶液质量依次减小。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或“=”)。
(2)t2℃时,配制 180 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_____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_____物质(填“甲”或“乙”)。
(4)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得到 E 杯中溶液的操作是_____。
(5)图二中得到的 C、D、E 杯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用“>或<或=”表示)。
(6)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得到D 杯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点→a 点 B c 点→a 点 C b 点→c 点 D c 点→d 点
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 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 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发光、变色、产生沉淀等现象,下列反应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烧杯内12.5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8.1g。试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用下图提供的装置和试剂,组装一套用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气体按图示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套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处字母): ___接___,__接___。
(2)实验开始时是先加热氧化铜,还是先通入CO? ___,理由是_______。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①__;②___。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实验后怎样处理气球里的尾气? ____。
(5)贮存在装置C中的CO是先在贮气瓶中注满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的。贮气时CO应从__通入贮气瓶中(填接口处字母)。
用下图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60℃。
a.开始加热时,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
b.向玻璃管中鼓入空气,发现白磷重新燃烧。重复该过程直至白磷燃烧完。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步骤a中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
(3)能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