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B.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C. 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D.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 )
A. 钢铁生锈 B. 食物腐败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 用氮气制化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B. 钠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C. 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 50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1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查阅资料)白磷(P)的着火点(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为40℃。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放大镜、热水、大烧杯。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利用所给的用品使白磷很快被引燃。
(问题讨论)
(1)如何使白磷燃烧: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实验中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个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 甲实验只根据“固体消失”这一现象,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 乙实验有利于同学们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D. 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 )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B. 食盐和沙子
C. 食盐和蔗糖 D. 二氧化锰和铁粉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大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 氧气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清洁燃料
C.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1)图A中仪器a叫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2)用装置B和装置C都可以用双氧水制氧气,而装置B比装置C更优,其优点是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a或b),此时检验O2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_____作用,实验结束后,欲从残渣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可采用的操作步骤为:溶解,_____,洗涤,干燥。
(5)实验室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O2,可选择的气体出生装置为_____;
(6)加热氯酸钾和电解水都可以得到氧气,则245g氯酸钾与_____g水中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a=56% B. b=6% C. c=17% D. 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