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果实验失败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想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做实验,老师告诉他这种方法不是较好的方法,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非常剧烈,镁既可以和氧气反应,也可以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请写出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打算用铁丝替代红磷,实验能否成功?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5)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
【答案】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几乎不变 镁+氮气氮化镁 否;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不溶于水
【解析】
(1)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中的压强几乎不变,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3)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文字表达式为:镁+氮气氮化镁;
(4)用铁丝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试验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而氮气能与水共存,说明氮气不溶于水。
【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查阅资料)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同条件下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璐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璐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______ | 变浑浊 | 有二氧化碳 |
(3)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后,用精确的方法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测得A组二氧化碳含量总是小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 。
(4)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______ 。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原因是 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