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6分)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有本质的区别。
【现象分析】
实验一: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左侧试管(如图)。
实验二:用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一次上述实验。
上述两个实验的相同现象之一是 ;
上述两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是 ;另一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本质归纳】
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探究运用】
在探究白色粉末的组成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
实验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钡、碳酸钾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小明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小意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小燕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步骤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
(2)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无色,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 (填化学式,下同);
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红色,则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原白色粉末的可能组成是 或 ;
(3)小鹏同学认为,只需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若看到的现象是 ,就足以说明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钡。
【答案】导管口会产生大量的气泡;CaO+H2O==Ca(OH)2;Ba(OH)2+K2CO3==BaCO3↓+2KOH;
(1)BaCl2+K2CO3==BaCO3↓+2KCl
(2)碳酸钾和硫酸钡;碳酸钾、氢氧化钾;硫酸钡、碳酸钾和氢氧化钡或碳酸钾和氢氧化钡;
(3)白色不溶物全部消失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氧化钙与水反应也放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aO+H2O==Ca(OH)2。故现象是导管口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碳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Ba(OH)2+K2CO3==BaCO3↓+2KOH;
(1)步骤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了沉淀,说明滤液A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BaCl2+K2CO3==BaCO3↓+2KCl;
(2)若溶液E为无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那么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钡,故白色固体的组成是碳酸钾和硫酸钡;若酚酞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氯化钡溶液呈中性,氯化钡把碳酸钾反应掉了,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钡,那么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钾、氢氧化钾;原白色粉末的可能组成是硫酸钡、碳酸钾和氢氧化钡或碳酸钾和氢氧化钡;
(3)硫酸钡沉淀不能与酸反应,若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钡,那么此时的是碳酸钡沉淀,加入硝酸白色沉淀会全部消失。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