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图是教材中的部分探究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A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右边试管收集的气体如何验证?
(2)写出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由实验C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分析:(1)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从而知道了水的组成以及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解答;
(3)根据实验C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进行解答.
解答: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从而知道了水的组成,故实验A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水的组成;水电解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是2:1,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的氢气,所以右边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3)根据实验C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以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知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由实验C得出的结论是: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1)探究水的组成;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3Fe+2O2Fe3O4;
(3)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评: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解答;
(3)根据实验C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进行解答.
解答: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从而知道了水的组成,故实验A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水的组成;水电解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是2:1,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的氢气,所以右边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3)根据实验C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以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知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由实验C得出的结论是: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1)探究水的组成;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3Fe+2O2Fe3O4;
(3)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评: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