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溶液 B.有机物:CO2, CO (NH2)2
C.复合肥料:硝酸钾、硫酸铉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构建起对微观粒子的认知,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春天里柳絮漫天飞扬,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是化学变化,因为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固态碘和气态碘都能使淀粉变蓝色,因为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用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
(1)实验中,观察到滴有酚酞的纸条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氨水的pH______(填“>”或“<”)7。
下列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会产生____现象。
(2)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3)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把铝元素定位食品污染源之一。易拉罐表面的含有铝的氧化物____(填化学式)需要加以适当控制。
(4)“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结果酒精引发了火灾事故。由此可知,酒精具有_____性(答一条即可)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滤渣a的成分是_____,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_____.
(3)由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
(4)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___.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中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
(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若C表示氯离子,则X___________。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中甲的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4)下图为两种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前后总共有____________种分子,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变化。
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待固体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的质量为1g,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如图所示。
(1)加入镁粉的质量为 g。
(2)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室现有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过氧化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火柴、棉花及以下仪器:
(1)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仪器______(填序号)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仪器不可重复选用)。假设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之后的操作步骤有:
A. 固定仪器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盐酸。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
(2)若将产生的该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将此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若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此气体的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集气瓶内的气体增多,由于氧气_____,使瓶内压强_____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液体被压进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