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
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与讨论】
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
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3)【实验求证】 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 , 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 , 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反思】
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

【答案】
(1)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
(2)c
(3)氧化铜;变浑浊;大于
【解析】解:(1)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可知,在金属活动顺序表空格内应填入Mg、Ag;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实验与讨论】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通过右边长导管将氢氧化钠排出,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所以,最为合理装置是c; 【实验求证】为了验证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A中应加入的固体是氧化铜,实验的现象是B中澄清石灰水浑浊,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等.
【实验反思】由于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分别是3:4、3:8,所以,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3:8.
所以答案是:(1)Mg、Ag,Fe+CuSO4=Cu+FeSO4 , 置换反应;(2)【实验与讨论】c;【实验求证】氧化铜、变浑浊;【实验反思】大于.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掌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以及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理解,了解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 , 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
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 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中,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1)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是性;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
(2)【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
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1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
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
(3)【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中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
(4)【拓展延伸】 ①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②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填“>”、“<”或“=”)8.8g.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