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所示.

(1)图I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甲中液体变红
甲中液体变红

(2)同学们按图II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E所起的作用是
作对比
作对比

②除了证明分子运动,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防止氨水扩散到空气中,同时可以证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防止氨水扩散到空气中,同时可以证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分析: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在热水中的氨气分子温度高,运动的快.比左边的氨气分子先进入酚酞溶液中,C试管中的酚酞试液先变红.
解答: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故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
(2)①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②图二实验可以看出C中酚酞溶液比B中先变红,因为D放在热水中,氨分子运动的快.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1)甲中液体变红
(2)①作对比
②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③防止氨水扩散到空气中,同时可以证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显色等方面的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