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纸张燃烧后,剩余的灰烬的质量比纸张轻
B.50g冰融化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110g食盐溶液
D.12g碳在50g氧气中充分燃烧,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2g
【答案】A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是化学变化时也要对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判断,即反应时是否符合固定的质量比,据此分析问题即可。
A、纸张燃烧后,剩余的灰烬的质量比纸张轻,是因为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
B、50g冰融化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110g食盐溶液,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反应的碳、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12:32:44,则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反应后氧气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矿泉水瓶取回浑浊的溪水水样,带到实验室里探究“水的净化”,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初步处理)同学们将水样放置一会儿观察到瓶底有一层泥浆,小明同学建议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
(1)组装过滤器,将圆形滤纸进行折叠处理。
(2)小明正确组装好过滤器后,按如图1所示进行过滤操作:
①将一瓶水样摇匀后,倒入烧杯中。
②用玻璃棒在烧杯中多次搅拌后,立即沿玻璃棒转移到过滤器中,当过滤器中液体略高于滤纸边缘,暂停加入液体。
③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小明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小明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有_____(填序号)。
(3)(分析与讨论)
在同学的帮助下,小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重新过滤后得到略带红色的澄清液体。如果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_____(填物质名称)除去。
(4)经过以上操作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仍不是纯净物,原因是_____。
(5)(实验拓展)
提出问题:过滤操作中漏斗的下端为什么要紧靠烧杯内壁呢?
实验探究:过滤20mL氢氧化钙悬浊液,用如图2所示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1 | 2 | 3 | ||||
靠 | 不靠 | 靠 | 不靠 | 靠 | 不靠 | |
1min | 11 | 9.5 | 10.5 | 8.5 | 9.5 | 7.5 |
2min | 16.5 | 14.5 | 15.5 | 14 | 15 | 13 |
3min | 19 | 17.5 | 18.5 | 17.5 | 18 | 16.5 |
4min | 19.5 | 18.5 | 19.5 | 19 | 19.5 | 19 |
5min | 19.5 | 19.5 | 19.5 |
分析与结论:要比较过滤速度,除了测量相同时间得到的滤液体积外,还可以测量_____;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的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