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物质的名称与俗名不对应的是
A. 碳酸钠(小苏打) B. 氢氧化钙(消石灰)
C. 氧化钙(生石灰) D. 乙醇(酒精)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把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B. 往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气体放出,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C. 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 把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中,观察到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
19世纪初,铝是比黄金还贵的金属,主要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当时采用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铝,因生产成本高,所以铝十分珍贵。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他在用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过程中,发现氧化铝的熔点很高(2050 ℃),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必须寻找一种能够溶解氧化铝而又能降低其熔点的材料,实验过程中发现冰晶石(Na3AlF6)能起到这种作用。霍尔在坩埚中,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进行电解,发现有小球状银白色的铝生成,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这种廉价炼铝方法的发现,使铝成为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至今仍在使用。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的物理性质________。
(2)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霍尔用电解法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电解法制铝的过程中,冰晶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7.45 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14.35g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 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 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 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C. 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制取蒸馏水的装置中,导气管很长,它起到什么作用?
下列物质的转换是我们已学过的常见物质反应,E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则图中E为_____,H为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分别写出①、②、③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验证,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证实空气中O2与N2的体积比大约为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上述装置中有一明显错误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反应的发生装置为_____,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