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现有四组物质:
①氧气、二氧化硫、氢气、氮气 ②冰、干冰、氧化铜、金刚石 ③纯碱、烧碱、碳酸钙、氯化亚铁 ④食醋、牛奶、加碘盐、水
各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另三种不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答案:①二氧化硫,②金刚石,③烧碱,④水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进行化学实验和溶液中都需要水.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A.矿泉水 B.雨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2)如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
(3)我国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标准为:
感官指标 | 化学指标 | 细菌指标 |
水质无色无味澄清 | pH:6.5~8.5 | 细菌总个数<100个/mL等 |
(4)水常用作溶剂.公共场所可用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消毒.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g,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过氧乙酸溶液,需加水______g.
(5)图2是X、Y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60℃时,把45g的X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X的水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在40℃时,分别将100gX的饱和溶液和200gY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则m______n(填“>”、“=”或“<”).
(6)用水鉴别物质有一定规律,掌握其规律会使学习更轻松.现有四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CuSO4、NaCl、CaCO3,只提供蒸馏水,将其鉴别开.
①根据是否溶于水和溶于水时形成蓝色溶液,可分别鉴别出______;
②将溶于水时形成的无色溶液的两种物质分为一组,根据溶液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可鉴别出______.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进行化学实验和溶液中都需要水.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雨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2)如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3)我国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标准为:
要得出化学指标,测定表中的数值能否 (填“能”或“不能”)使用PH试纸,要使水的感官指标更好,可用利用 (填物质名称)来净化水.
(4)水常用作溶剂.公共场所可用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消毒.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g,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过氧乙酸溶液,需加水 g.
(5)图2是X、Y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60℃时,把45g的X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X的水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在40℃时,分别将100gX的饱和溶液和200gY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则m n(填“>”、“=”或“<”).
(6)用水鉴别物质有一定规律,掌握其规律会使学习更轻松.现有四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CuSO4、NaCl、CaCO3,只提供蒸馏水,将其鉴别开.
①根据是否溶于水和溶于水时形成蓝色溶液,可分别鉴别出 ;
②将溶于水时形成的无色溶液的两种物质分为一组,根据溶液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可鉴别出 .
(1)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雨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2)如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3)我国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标准为:
感官指标 | 化学指标 | 细菌指标 |
水质无色无味澄清 | pH:6.5~8.5 | 细菌总个数<100个/mL等 |
(4)水常用作溶剂.公共场所可用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消毒.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g,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过氧乙酸溶液,需加水 g.
(5)图2是X、Y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60℃时,把45g的X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X的水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在40℃时,分别将100gX的饱和溶液和200gY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则m n(填“>”、“=”或“<”).
(6)用水鉴别物质有一定规律,掌握其规律会使学习更轻松.现有四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CuSO4、NaCl、CaCO3,只提供蒸馏水,将其鉴别开.
①根据是否溶于水和溶于水时形成蓝色溶液,可分别鉴别出 ;
②将溶于水时形成的无色溶液的两种物质分为一组,根据溶液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可鉴别出 .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63352877249605/SYS201310291633528772496011_ST/images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