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黑色固体单质,B、C为氧化物,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A_____;物质D的用途是_____;写出由物质B转化为物质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 建筑材料、补钙剂、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等
【解析】
由题意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黑色固体单质,B、C为氧化物,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碳酸钙,由于钙单质、氧气不是黑色固体,则A为碳单质,则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氧气不足)或二氧化碳(氧气充足),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单质碳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C;
物质D碳酸钙的用途是用作建筑材料、补钙剂、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等;
物质B转化为物质C即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C) |
① | 氯酸钾 | 580 |
② |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 350 |
③ |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 370 |
④ |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所用的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3)由实验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4)[反思]
①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不变。
②上述对比实验中,氯酸钾与其它物质的质量比均为1:1,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
【题目】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上述(3)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你帮他分析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6)某校兴趣小组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人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 1.0 | 1.5 | 2.0 | 2.5 | 3.0 |
剩余固体质量/g | 2.55 | 2.25 | 2.10 | 2.04 | 2.04 |
分析表中数据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