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所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
B. 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向石蕊溶液中通入CO2后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C. 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Cu2(OH)2CO3是碱
D.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CaCO3是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A、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所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正确,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故选项正确;B、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向石蕊溶液中通入CO2后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错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C、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Cu2(OH)2CO3是碱错误,Cu2(OH)2CO3属于盐,故选项错误;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CaCO3是有机物错误,碳酸钙是无机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
【题目】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 象 | 解 释 | |
A |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B |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
C |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究,并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 _____________
(2)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
(3)实验验证: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 简答 |
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塞紧橡胶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 | 称量前需 ______ |
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微热,观察金属钠受热燃烧,冷却后再称量 | 称量时观察到 _____ |
将锥形瓶塞拔下一会儿后,盖上瓶塞再称量 | 称量时观察到 _____ |
(4)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5)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