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问题填空:
(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氢原子;
②2个水分子;
③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
(2)右图甲、乙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Al,据图回答
④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⑤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
(3)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⑦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答案】
(1)2H,2H2O,SO2
(2)13,阳离子
(3)2:2:1,分解反应
【解析】解:(1)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则2个氢原子为2H;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则2个水分子为2H2O;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SO2;(2)依据信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而形成阳离子。(3)首先把反应前后相同模型划去得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所以答案是:(1)2H;2H2O;SO2;(2)13;阳离子;(4)2:2:1;分解反应。
【题目】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右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填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