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铁丝弯曲
C.甲醛使蛋白质变质 D.常压下氧气在-218℃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_____。
(3)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_____。
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氯化钠小
C.6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各10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均能形成饱和溶液
D.分别将t℃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原子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以是10
B.M为非金属元素
C.原子M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
D.原子M与氧原子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MO
不用火不用电,只需拆开发热包倒入凉水,就能享用美食的自热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查阅资料] I.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粒。
Ⅱ.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小明买了一盒自热米饭,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型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同时发热包内固体物质变硬、结块,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明猜想发热包内的物质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禁止明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
(3)小明向使用后的发热包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该气体可能是a.H2; b.___; c.CO2,和H2的混合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 .丁装置中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证明猜想c正确。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____ (填“能"或 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理由______ 。
[总结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做出如下反思:
a.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c.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包好按照垃级分类投放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
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为50 g
B.T2℃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
D.T2℃时,50 g H2O与50 g X混合,可得到100 g X的饱和溶液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将下列各组物质间混合,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粉笔末+水
B高锰酸钾+汽油
C碘+酒精
D酒精+水
(2)如图所示,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加入下列_____物质,可使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填字母)。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硝酸铵
(3)某同学到郊外野炊带了如下食品,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面包
B牛肉干
C西红柿
D鸡蛋
(4)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属于一种新矿种,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