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区分下列物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氯化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B.用灼烧法区分棉花和羊毛
C.用熟石灰区分尿素和氯化铵D.用余烬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D
 
试题分析:A、分别取样品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产生的是棉花,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取样品加入熟石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没有明显现象的是尿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用余烬木条伸入两种气体中,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分)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上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
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
②曲线上M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情况是_______。
③向烧杯中倾倒20 g(滴有2滴酚酞试液)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_______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 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变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g(结果精确到0.1 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图示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 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 g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 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影响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