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右图表示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t
1
℃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
B. 当A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 t
1
℃时,A和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D. t
2℃
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A、B,同时降温至
t
1
℃时,A、B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C
A、
t
1
℃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正确
B、由于A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比较大,B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比较小所以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的方法,故说法正确
C. t
1
℃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30g,A和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0g/130"
100%
23%,故错误
D、
t
1
℃时,A、B物质的溶解度等于30g,100g水中加入30g, A、B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故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名校课堂系列答案
西城学科专项测试系列答案
小考必做系列答案
小考实战系列答案
小考复习精要系列答案
小考总动员系列答案
小升初必备冲刺48天系列答案
68所名校图书小升初高分夺冠真卷系列答案
伴你成长周周练月月测系列答案
小升初金卷导练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减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
D.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物质溶解时只有扩散吸热过程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C.40 ℃时,70 g水最多可溶解乙30 g
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
右图是NaCl、MgSO4、K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KCl溶液
B.将80℃不饱和的MgSO4溶液降温至40℃,一定能得到其饱和溶液
C.40℃时MgSO4的溶解度比NaCl小
D.将80℃含有少量NaCl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得到KCl晶体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点的含义
。
(2)t
2
℃时,100g水中溶解4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g甲,溶液达到饱和。
(3)t
1
℃时,若要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t
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1
℃,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写“甲”、“乙”或“无法确定”)
(2012?南充)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
1
℃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
g.
②t
2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物质序号)
③将t
1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
(填写物质序号).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t
1
℃时,A的溶解度____B的溶解度(填“>”、“<”或“一”)。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
1
℃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
℃,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A____B(填“>”、“<”或“=”)。
(3)t
2
℃时,将30g B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加入10g、20g、25g的NaNO
3
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A、B、C烧杯中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标号);
(2)图二中能表示NaNO
3
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
2
℃降温到
t
1
℃,对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填标号)。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