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青年时报》报道,2007年1月17日晚,在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附近,一辆运载有毒液体二氯甲烷的槽罐车发生侧翻,20吨二氯甲烷泄漏,车上立即泄漏出大量无色、透明的液体,一股刺鼻的气味立即散发开来,威胁着附近村庄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在距离罐体100米处,部分群众感到轻微头痛、呕吐.
(1)“距离罐体100米处,部分群众感到轻微头痛、呕吐.”这说明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用微粒观点解释);
(2)在这次处理二氯甲烷的行动中,用了大量活性炭填到溪流里,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吸附
 性;
(3)归纳二氯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的液体,能挥发出刺鼻的气味
无色、透明的液体,能挥发出刺鼻的气味

(4)作为事故现场附近村庄的居民,应采取什么措施(至少二项)
立即用浸过水的毛巾捂住口鼻
立即用浸过水的毛巾捂住口鼻
向较高的山坡上跑
向较高的山坡上跑
分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性分析;
(2)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回答;
(3)根据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分析;
(4)根据二氯甲烷有毒和密度比空大气分析采取的安全措施
解答:解:(1)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二氯甲烷有毒,二氯甲烷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距离罐体100米处,部分群众感到轻微头痛、呕吐.
(2)由于活性炭有吸附性,所以,在这次处理二氯甲烷的行动中,用了大量活性炭填到溪流里,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由题意可知,二氯甲烷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能挥发出刺鼻的气味.上述性质是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的,属于物理性质.
(4)由于二氯甲烷有毒,能挥发出刺鼻的气味的气体,应立即用浸过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减少吸入.二氯甲烷(CH2Cl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2+35.5×2=85,大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应向较高的山坡上跑.
故答为:(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吸附;(3)二氯甲烷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能挥发出刺鼻的气味;(4)用浸过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向较高的山坡上跑.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生产、生活中的安全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是中考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