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装置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要路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B装置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时,若反应太剧烈可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收集较纯净的O2时应选用___________装置。
(5)实验室常用固体石灰石与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图______;收集装置选用图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水槽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将B中的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改用较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E B D
【解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仪器②的名称是水槽;
(2)装置A中试管口要路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 将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控制过氧化氢的加入量来控制反应速度;或改用较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不会太剧烈;
(4)为了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选用E装置;
(5)实验室常用固体石灰石与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需要加热,所以反应装置应选用B装置;二氧化碳溶于水,则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以用D装置收集。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丙醇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6.0 | 12.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8.8 | a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是一氧化碳B.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可能含有氢元素D. 表中a的值为2g
【题目】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做了下列三个实验。
实验Ⅰ: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实验Ⅱ: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儿再称量。实验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编号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反应前 | 4.8g | 112.6g | 118.4g |
反应后 | 6.0g | 112.4g | 118.4g |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实验Ⅰ_____;实验Ⅱ_____;实验Ⅲ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的不恰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_____。
(5)由此可得出,在做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_____体系中进行。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稀释10%的NaOH和10% 的 H2SO4 |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 |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