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实验为了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请将各气体名称填入方格中.
 
(1)A
空气
空气
;B
氧气
氧气
;C
二氧化碳或氮气
二氧化碳或氮气
;D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E
氮气
氮气

(2)上述实验中共有
2
2
二个化学变化,它们分别是
木条燃烧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木条燃烧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根据各种气体不同的性质分析,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1)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故B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A是空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D是二氧化碳,E是氮气.
(2)上述实验中共有2个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分别是木条燃烧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或氮气;D.二氧化碳;E.氮气
(2)2;木条燃烧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2、第二十八届国际化学学会的主题是:让化学走向生活.专家认为,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物质文明.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鉴别某市场售木炭是否是劣质木炭(含有木片)可把木炭燃烧,若有
火苗和黑烟
产生,则证明该木炭为劣质木炭.
(2)我国的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估计,全世界每年大概有1/4的钢铁被锈蚀.生铁和钢在组成上的区别是
含碳量
不同.为了防止钢铁生锈,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④⑤
(填序号).
①保持钢铁表面清洁、干燥;②钢管埋在潮湿疏松的土壤里;③把钢铁漫在硫酸铜溶液中以隔绝空气;
④在机床表面上涂油;⑤将铁制品进行烤蓝.
(3)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其中温室效应是由于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为了减少CO2在大气中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②
(填序号)
①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②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矿物燃料;
③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④禁止生产烟花爆竹.
(4)现想在一块平整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刻上“保护环境”四个大字,请设计出通过三个步骤实现这一设想(现提供石蜡、小刀、盐酸、水、火柴等用品,根据需要你还可自选其他实验用品):①
盐酸
;②
石蜡
;③
(2007?绵阳)(1)晓虹同学发现自己家厨房有三种白色固体(白糖、食盐、小苏打),做饭时一不小心就会弄错,他试图用化学实验方法将三种固体一一鉴别出来,其过程如下:
将三种固体各取适量配成水溶液,并用X、Y、Z编号.取X、Y、Z溶液各少许,分别滴入稀盐酸,X中有气泡出现,Y、Z中均无明显现象.取Y、Z溶液各少许,分别滴入AgNO3溶液,Z中产生白色沉淀,Y中无明显现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X、Y分别是
小苏打
小苏打
白糖
白糖

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NaCl+AgNO3═NaNO3+AgCl↓
NaCl+AgNO3═NaNO3+AgCl↓

(2)某课外探究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CO2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当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时,能够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石灰水变浑浊,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石灰水变浑浊,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②取50 mL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一边搅拌,一边慢慢滴入澄清石灰水至溶液变为浅红色.用2支50 mL注射器分别吸取10 mL浅红色溶液,一支在学校操场上实验,一支在门窗紧闭的教室里实验,实验操作如下:
用已吸取溶液的注射器抽取空气到50 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吸入口,振荡1分钟,然后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没有排出溶液),重复操作若干次直至溶液红色恰好褪去,记下抽气次数(见下表).请你帮他们完成下表:
抽气地点抽气次数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
操  场240.03%
教  室6
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1%,就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因此,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时要注意开窗通风.
③在上述实验中,振荡注射器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注射器内溶液始终不变浑浊的原因是
C
C
(填下列选项的字母标号).
A.溶液中未发生反应                    B.溶液中没有难溶物生成
C.生成的难溶物太少,溶液未达饱和      D.溶液变浑浊的同时,沉淀又溶解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