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
B.室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C.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g |
D.20℃,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
B
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之间有间隔,常温下将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要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中,而使总体积小于2L,故A不符合“1+1=2”的事实;B、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SO2,可以知道,反应中硫和氧气的质量关系为32:32=1:1,所以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故B符合“1+1=2”的事实;C、根据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镁和硫酸反应的质量关系为24:98,况且该反应中还生成了氢气,所以后得到质量不能为2g,故C不符合“1+1=2”的事实;D、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既已饱和,在不改变温度和溶剂的质量的情况下是不能再溶解该溶液中的溶质的,故D不符合“1+1=2”的事实.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数字在化学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下列数字“2”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①2H ②2O2 ③SO2 ④H2O ⑤2Fe
A.③④ | B.①⑤ | C.②④⑤ | D.②③④ |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4Al + 3O2=2Al2O3 |
B.Zn + H2SO4=ZnSO4 + H2↑ |
C.CaCO3CaO + CO2↑ |
D.3MnO2+4Al3Mn+2Al2O3 |
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③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有多种的只需要写出一种即可)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 |
②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 |
③有单质铜生成的置换反应 | |
④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 |
某密闭容器中有W、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W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16 | 72 | 2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6 | 36 |
A.“待测”数值为6g
B.W一定不是氧化物
C.CO2是反应物,H2O是生成物
D.反应中CO2和H2O质量变化之比为23:18
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n=1 |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 B.9 | C.10 | D.19 |
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不与氯气、水反应,可与某些金属制成新型材料.在1200℃~1300℃时,氯化硼(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硼纤维的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 |
B.氯化硼可能与水反应 |
C.该反应中只有两种物质为气态 |
D.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