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改革开放的40年,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现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广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1)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
A.夏天使空调的温度低于26℃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提倡私家车出行
(2)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环节是______作用;
(3)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 光合作用 CO2+4H2CH4+2H2O
【解析】
(1)A、夏天使空调的温度低于26℃,会浪费电能,故错误;
B、合理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不能禁止,故错误;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故正确;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提倡私家车出行,易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
(2)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环节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3)CO2和H2在催化剂及加热条件下转化成甲烷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CO2+4H2CH4+2H2O。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___________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pH______(填“>”、“=”或“<”)7 | 猜想一不成立 |
②请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 | _______ | 猜想三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