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人造肉”的研制被称为突破性技术,其营养价值接近真实肉类。“人造肉”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A.微量元素 B.维生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CO2 ②Fe3+ ③KMnO4 ④ ⑤
A.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甲乙两同学分别配制NaOH溶液和稀硫酸并进行两者的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称量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g;
(2)乙同学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利用下列实验来制取CO2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1)制取CO2。
①简述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
②用B装置(烧瓶)收集CO2时,如何证明CO2已经收集满了?_____
(2)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一个烧瓶容积均为250 mL,分别收集满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
步骤2: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得到如图3所示的甲、乙、丙三个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曲线1、2、3。
①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曲线1中 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____,曲线2与曲线3差别较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
③对比曲线1与曲线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a.CO2能溶于水 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c.CO2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④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进行到400s时,烧瓶丙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3)向盛有12g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样品的锥形瓶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呈酸性,锥形瓶内固体与溶液的总质量为107.6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_____
化石燃料中常含有硫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SO2在空气中能与雨水发生如下反应:2SO2+2H2O+O2═2H2SO4而形成硫酸型“酸雨”,同学们对“酸雨”的危害和防治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1)将空气和SO2气体通入水中制得“酸雨”,取少量自制“酸雨”于试管中,放入少量铁粉,产生的现象为:_____。
(2)同学们发现将SO2气体通入石灰水中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老师告诉同学们SO2和石灰水的反应类似CO2,有同学伸出可利用石灰水吸收SO2的方法来减轻污染,请写出石灰水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干冰、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B.混合物:煤、石油、天然气
C.复合肥: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钾
D.合成材料:腈纶、涤纶、塑料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括号里为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羊毛线和尼龙线(灼烧后闻气味)
B.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测温度)
C.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加肥皂水,观察现象)
D.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观察现象)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所涉及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反应物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 :1
(1)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千锤百炼出深山”出自明朝于谦的《石灰吟》,诗句表达了石灰石高温分解的过程,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