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 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C.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B
【解析】A、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故A错误;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故B正确;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故D错误。
点睛∶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合金属于混合物,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题目】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乙同学 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 猜想(2)成立 |
丙同学 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______色 | 猜想(3)成立 |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认为乙的实验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
试管 | 实验材料及处理 | 产生气泡快慢 |
1 | 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 | 最慢 |
2 | 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温 | 较快 |
3 |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 | 最快 |
4 |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 | 较慢 |
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
A. 具有专一性 B. 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C. 具有高效性 D. 活性受温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