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Ⅰ.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大的是_________。
Ⅱ.t℃时,将5.5g硝酸钾加入_________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Ⅲ.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②室温时,对100mL硫酸铜饱和溶液作如下图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_________。
A. 溶质质量:甲<乙 B. 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 硝酸钾 5 升温加溶质KNO3 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 B、D
【解析】①Ⅰ.根据溶解度曲线图,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
Ⅱ.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将5.5g硒酸镉加入5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升温再加入硝酸钾;
Ⅲ. 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②由于烧杯中硫酸铜溶液已经饱和,不在溶解硫酸铜晶体,所以甲烧杯中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硫酸铜粉末会与水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所以乙烧杯中溶剂会减少,部分溶质会析出,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都减少,但是由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题目】(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①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_____。
②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有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③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
④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2)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自己使用的某品牌牙膏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①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
②常用的牙膏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有CaCO3、Al(OH)3、SiO2。
③牙膏除了碳酸钙以外,其他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④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Al(OH)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偏铝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⑤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
物质 | Al(OH)3 | NaAlO2 | AlCl3 |
溶解性 | 不溶 | 溶 | 溶 |
该品牌牙膏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两种成分,为探究摩擦剂的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取适量该牙膏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牙膏中的摩擦剂。
【提出猜想】
猜想1:摩擦剂的成分为Al(OH)3和CaCO3。
猜想2:摩擦剂的成分为_____。
猜想3:摩擦剂的成分为SiO2和Al(OH)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预期实验现象 | 预期实验结论 |
组装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摩擦剂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 |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石灰水变混浊 | 则猜想1成立 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摩擦剂部分溶解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 则猜想3成立 |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同学们为进一步确认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依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铝。
【题目】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使用的镁条表面呈黑色。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1)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碱式碳酸镁、带结晶水的碳酸镁以及氢氧化镁等。
(2)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和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取右图装置5个进行如下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 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加入2 mL 10%NaOH浓溶液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3 | 先加入2 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 mL 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 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 镁条第5天有极少量变黑 后来变黑面积没有增大 |
5 | 先加入2 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 mL CO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第20天全部变黑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4中,Na2SO3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两个实验__________(填编号)可得出镁条表面变黑一定与CO2有关;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