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分)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某面包膨松剂由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两种物质组成,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开始前弹簧夹都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①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是2NaHCO3△Na2CO3+H2O+CO2↑ NH4HCO3△ NH3↑+H2O+CO2↑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1)装置C的作用是 。
(2)证明此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铵的实验操作是 ,实验现象是 。
(3)证明此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钠的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是 。
⑴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⑵关闭K2,打开K1,充分加热;D中酚酞变红。
⑶关闭K1,打开K2,充分加热,当B中水里不再有气泡冒出时,A中试管内仍有固体剩余,则证明有碳酸氢钠存在,因为碳酸氢铵分解后无固体生成。
解析试题分析:(1)装置C内的物质是碱石灰,可与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达到除去它们的目的。
(2)碳酸氢铵加热后会生成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所以可使D中的溶液变红。证明此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铵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2,打开K1,充分加热;实验现象是D中的溶液变红。
(3)碳酸氢钠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碳酸钠。碳酸氢铵加热后会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生成固体。所以可通过关闭K1,打开K2,充分加热,当B中水里不再有气泡冒出时,A中试管内仍有固体剩余,则证明有碳酸氢钠存在,因为碳酸氢铵分解后无固体生成。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信息给予题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马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小程猜想:溶质只有NaCl
小宫猜想:溶质有NaCl、HCl
小尚猜想:溶质有NaCl NaOH
(1)老师认为小马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
【方案设计】小程和小宫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验证各自的猜想。
实验设计者 | 方案步骤 | 方案预估现象 | 方案结论 |
小程 |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取反映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所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 | pH=7 | 小程猜想正确 |
小宫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小宫猜想正确 |
【方案反思】(3)请分析错误方案的原因 (都正确,不作答)。
【拓展研究】(4)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尚的猜想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方案步骤 | 方案预估现象 | 方案结论 |
| | 小尚猜想正确 |
(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 |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
乙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丙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5分)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 气球鼓起 | |
② 向外拉注射器2的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
③ 将注射器3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 瓶中液体变浑浊,气球无明显变化 | |
④ 向外拉注射器2的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2)若仍要用此装置完成实验证明CO2能和NaOH反应,则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应更换为 ,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3)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更换后,步骤④中对应的实验现象应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足量的原因: 。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 。
[方案二] 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 ,再接上装置C和D。
(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目的是 。装置 (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6)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纯碱样品6 g,放入20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 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 g。试计算: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②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请你与他们一起踏上实验之旅。
(1)实验过程: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过滤后,对无色滤液蒸发结晶,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佳佳: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强:也可能含有 。
(3)验证:我来验证佳佳的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 ① | ② | ③ |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无色酚酞试液变 | 溶液呈碱性 |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溶液呈 |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