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氢气的用途与可燃性有关的是( )
A.充灌探空气球 B.利用氢氧焰焊接金属
C.冶炼金属钨 D.H2与N2反应制NH3
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织布 B. 耕田
C. 生火 D. 灌溉
下列关于由氢气的性质实验推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难溶于水,如果要收集产生的氢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B.氢气燃烧时,火焰上罩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C.将装有氢气的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时听到“噗”的一声说明氢气较纯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但点燃其他气体时,并非都要验纯
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手拿住充满气体的试管,在点火时( )
A.管口朝上 B.管口稍向上倾斜
C.管口向下 D.试管保持水平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达到集气瓶总容积的五分之一,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任写一条)
(2)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烧杯 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D 实验是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气体少。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用途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①金刚石切割玻璃_____,
②石墨作电极_____,
③活性炭净水_____。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字母)。
A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 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消耗氧气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_____。
(4)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_____。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铁丝伸入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
B. 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混合:AgNO3+HCl=AgCl↓+HNO3
C.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CO2+Ca(OH)2=CaCO3↓+H2O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OH)2+H2SO4=Ba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