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要能达到“随开随起,随关随停”,需要选用的仪器和用品有_____;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则气密性良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则二氧化碳从_____(填导管的序号)进入。
(4)小明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后,如图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和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锥形瓶 A FGH 用弹簧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m 材料易得;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等任答一点
【解析】
(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3)根据发生装置要能达到“随开随起,随关随停”就是要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需要选用的仪器和实验用品有FGH;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用弹簧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则二氧化碳应从m端;
(4)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和节约药品或废物利用或降低成本或操作方便。
【题目】为测定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取4g该样品,将40g稀盐酸平均分成4份,分4次加入到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盐酸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质量/g | 2.5 | 1.0 | 0.4 | 0.4 |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求100g这种石灰石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
【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成分含有_____,猜想二:气体成分含有_____,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_____。 | _____ 。 | 有二氧化碳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白磷的着火点为40°C。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直认为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_____。
c.经过A. B两组同学将收到的气体尽管都用比较准确的方案实验,但A的误差较大,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