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用化学符号填写或说出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1)2个氢原子________
(2)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
(3)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4)2 Fe2+中的前“2”的含义是__,后“2”的意义是________
(5)2H2O:前“2”的含义是________,后“2”的含义是________
(6)氧化铝中铝元素显正三价________
(7)某气体可以用来做防腐剂也可以用来填充灯泡,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8)密度最小质量最轻的气体________
(9)氢氧化钙的化学式________
(10)氩气________
【答案】2H 5P2O5 2SO42- 表示有两个亚铁离子 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了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有两个水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N2 H2 Ca(OH)2 Ar
【解析】
(1)元素符号可以表示某原子,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可以表示原子的个数。故答案为:2H;
(2)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5个氧原子和2个磷原子。在分子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答案为:5P2O5;
(3)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在离子前面加上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答案为:2SO42;
(4)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的电荷量和电性。故答案为:表示有两个亚铁离子、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了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5)化学式正前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答案为:表示有两个水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6)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三价。标注时,应当先写上化学式,并在对应元素的正上方标注好化合价。化合价应该先写正负号后写数字。故答案为:;
(7)该气体可以用来作防腐剂说明该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并且该气体可以用来填充灯泡,则该气体为氮气。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故答案为:N2;
(8)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故答案为:H2;
(9)氢氧化钙是由一个钙离子和两个氢氧根离子化合形成的。故答案为:Ca(OH)2;
(10)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化学式由原子直接表示。故答案为:Ar。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已被腐蚀的无色液体(如图)。将二者混合会产生无色气体。为了确定它们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1)铁粉末为黑色,化学性质与锌相似,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无色气体。
(2)碳与稀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1)甲同学认为无色气体是氧气,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乙同学认为单从产生无色气体不能确定一定是氧气,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无色气体是氧气。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无色气体是氧气。 |
(猜想2)乙同学认为无色气体不一定是氧气,可能是其他气体,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乙同学按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无色液体,当反应结束后,发现试管底部仍有黑色粉末。为确定此成分,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试管中的物质_______、洗涤、干燥。 2.点燃黑色粉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________的小烧杯。 | __________________ | 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粉末可能是_______。 |
【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分析图2,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当物质配比为1:2时,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__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检查气密性。 | |
Ⅱ |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 |
Ⅲ |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 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 |
Ⅳ |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 加热时间短于步骤Ⅲ,木条很快复燃 |
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氯酸钾 | 580 |
② |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 350 |
③ |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 370 |
④ |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和_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