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江宁区二模)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B、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D、根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解答: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甲=乙<丙,故A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但变化不大,所以从乙饱和溶液中析出较多量的晶体最好采用蒸发结晶法,故B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幅度大,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无结晶水)的质量甲>乙,故C正确;
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t2℃时,将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丙溶液有溶质析出,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作用;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江宁区二模)某制碱厂以海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
(一)将海水进行处理后获得精盐水.海水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其处理的主要流程如图1: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除去杂质氯化镁
除去杂质氯化镁

(2)操作Ⅰ所得的沉淀是混合物,其成分有(至少写两种):
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
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

(3)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目的是
除去滤液中的NaOH和Na2CO3
除去滤液中的NaOH和Na2CO3

(二)将精盐水制成饱和溶液,先向其中通入足量的氨气,再向其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至有大量晶体(碳酸氢钠,NaHCO3)析出;将晶体转移出来后,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纯碱.
(4)制碱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可做化肥,其化学式为
NH4Cl
NH4Cl

(5)加热碳酸氢钠获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加热 
.
 
Na2CO3+CO2↑+H2O
2NaHCO3
 加热 
.
 
Na2CO3+CO2↑+H2O

【组成确定】
(6)①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②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NaCl
NaCl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7)称取纯碱样品21.5g,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2所示.
工业纯碱标准:(Na2CO3%》)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99.2 98.8 98.0
请通过计算并结合右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
合格
合格
品.计算过程:
见解答
见解答

【总结反思】
(8)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使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促使纯碱与盐酸充分反应,同时有利于二氧化碳的逸散
促使纯碱与盐酸充分反应,同时有利于二氧化碳的逸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