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2)t1℃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_____(任写一种方法)。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_。
(4)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A 增加溶质B,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C C<A<B
【解析】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故填:A。
(2)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填:增加溶质B,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3)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大量的热量,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X可能为C,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填:C。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时同时降温至t1℃时,C<A<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图是一组探究 CO2 与NaOH 能否反应的实验。
实验 | A | B | C | D | E |
实验装置 | 剥壳熟鸡蛋 |
(1)请填写相应的实验现象。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2)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 2 个注射器中的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装置内压强变化如图 2 所示。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
(3)ab 段压强整体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原因是(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bc 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cd 段压强增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