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粉 | B、![]()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 | C、![]()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D、![]()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 B、在空气中,镁比铝抗腐蚀能力强 | C、生铁、钢、焊锡均属于合金 | D、用铜粉可以将氯化银中的银置换出来 |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 B、![]() 向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 C、![]()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 D、![]()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
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锌与硫酸铜溶液 | B、铝与硝酸银溶液 | C、铜与硫酸锌溶液 | D、铁与硝酸银溶液 |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6/78/52875875.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6/78/52875875.png)
A、溶液A中有可能含Cu2+ | B、溶液A中溶质是Fe(NO3)3 | C、固体B中一定有单质银 | D、固体B中可能有单质铁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完整且正确的是( )
A、镁条放入稀盐酸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放出大量的热 | C、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后,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 D、在盛有3mL水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植物油,再滴几滴洗涤剂,振荡,形成的乳浊液不能稳定地存在,液体分为两层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6/41/ffff0454.png)
序号 |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① | 铜锌合金 | 稀硫酸 |
② | 生锈(薄层)的铁钉 | 稀盐酸 |
③ | 盐酸和稀硫酸溶液 | 氯化钡溶液 |
④ | 氯化钠和碳酸钠溶液 | 稀盐酸 |
⑤ |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 烧碱溶液 |
A、①②③ | B、②⑤ |
C、②④⑤ | D、③⑤ |
FeCl3溶液腐蚀铜、铁的反应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从腐蚀过镀铜器件的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制得FeCl3的流程如下: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5/61/fd440987.pn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从腐蚀过镀铜器件的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制得FeCl3的流程如下: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5/61/fd440987.pn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中发生化合反应与置换反应 | B、“滤液1”中一定含FeCl2,可能含CuCl2 | C、步骤④反应为:2M+2FeCl2+H2O2=2FeCl3+2H2O,M是HCl | D、若滤渣也为m1g,则废液中FeCl3与CuCl2的质量比为6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