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答案】C
【解析】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硅元素是第14号元素,硅原子中含有14个质子,14个电子,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B、由粒子结构图可知,该元素是第11号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图②对应元素是钠元素,图④对应元素是氯元素,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错误;D、图③是第8号元素,氧元素,若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正确。故选C。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取同浓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温度/℃ | 20 | 20 | 70 | 70 |
试剂 | 稀氨水 | 稀醋酸 | 稀氨水 | 稀醋酸 |
出现铁锈所需时间 | 1天未见锈蚀 | 5分钟 | 1天未见锈蚀 | 1分钟 |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②和④可探究______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欲探究室温下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4)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除上述因素外,还有______(写出1点即可),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上为防止铁生锈所采用的方法______。
【题目】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九(2)班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锈的组成和铜生锈的条件。
(1)探究铜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铜锈受热易分解;②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锈,按右图所示装置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观察到B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依据以上现象分析,铜锈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u和_____。
(2)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和在空气中的条件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 A | B | C | D | E |
实验 |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解释与结论)
①实验中使用”经煮沸隔绝空气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
②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填编号)。
③对比实验B和C,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④为验证猜想请将实验E补充完整,还应增加的药品是_____。
⑤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
(3)(反思与应用)
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_____。
【题目】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1) | (1)用玻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 酒精_____,蒸馏水不燃烧。 |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
(2) |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_比硬纸片的低。 |
(3) | 在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 ①溶液中产生_____; ②短蜡烛火焰_____填“先于”“后于”)长的熄灭。 |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 密度比空气大;_____。 |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的原因是_____。发生爆炸的原因是:_____。
【题目】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所表示的意义:_____。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 _____ | 没有变质 |
方案二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已经变质 |
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
【题目】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让们一起再认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拉瓦锡实验方案(如图1)利用汞的反应与图2相比,图2的优点_______(一条即可)
(实验回顾)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本中的 实验方案(如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
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 熔点/℃ | 着火点/℃ | 密度/(g/cm3) | |
红磷 | 暗红色固体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或黄色固体 | 44.1 | 40 | 1.82 |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残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3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1)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与反思)
(4)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待注射器冷却、管内白烟消失后,又意外发现注射器内壁附着黄色固体,该黄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 的闻学又利用传感器改进实验装置(如图4),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对照实验,并用高能激光笔点燃磷。
①用测量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 浓度分别是:红磷为8.7%和白磷为1.0% ,从而证明乙同学的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但也有同学认为白磷也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5是白磷燃烧过程中的压强变化趋势,试分析回答:图中AB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