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问题:

①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再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填编号,下同)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并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在G中可放入_________

④下列装置既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又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答案】铁架台 长颈漏斗 AF BC 量筒 水(水面有一层植物油)

【解析】

①仪器名称:Ⅰ为铁架台;Ⅱ为长颈漏斗;

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AF

③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C(启普发生器适用于难溶性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若用G装置收集并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可在G装置中放入水,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可在水面放一层植物油,将二氧化碳通入,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故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用量筒来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故填:量筒;水(水面有一层植物油);

④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以锌和稀硫酸反应为例):打开活塞,容器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球形漏斗内的稀硫酸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容器中,与锌粒接触,产生氢气;关上活塞后,由于酸液继续与锌粒接触,氢气依然生成,此时容器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将酸液压回球形漏斗,使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氢气不再产生。

Ⅰ、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该装置符合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且适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Ⅱ、该装置关闭活塞后不能实现固液分离,不符合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Ⅲ、该装置烧杯内产生的气体从烧杯中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不符合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Ⅳ、该装置符合启普发生器的原理,但是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且铁片易被腐蚀,不适用于制取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碳元素是最早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元素。碳元素在地球上虽然广泛分布,但其含量不足 0.03%

碳元素是一切有机体骨架的组成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约占 18%。主要以有机含碳化合物形式存在,如糖类、蛋白质等。人体中的无机含碳化合物种类较少,在血浆中主要以碳酸氢盐缓冲系统(H2CO3/HCO3-)的形式存在,人体细胞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在人体内的另一种无机形式。

迄今为止,发现了 15 种碳原子,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如图 1 所示的同一个,其中 C-12 C-13 属于稳定型,考古研究中,通过测定 C-14 含量估算古物的年代。

20世纪起,人类对碳元素的认识突飞猛进。下表列出了与之相关的主要事件。碳的这些新型结构的发现和性能研究的发展,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40 年代

1967

1969

1985

1991

21 世纪

事件

发现C-14

发现六角金刚石和单斜超硬碳

发现银白色的白炭

发现富勒烯的第一个成员C60(图 2

发现碳纳米管(图 3

从石墨中剥离出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石墨烯(图 4

1)碳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2)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 C-12 C-13 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质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3C60 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