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判断等量不同种物质在同体积水中溶解程度
【答案】A
【解析】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密闭容器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A不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着火燃烧,说明氧气已集满,故B正确;
C、燃着的蜡烛在空气中正常燃烧,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蜡烛燃烧将烧杯内氧气耗尽,蜡烛不与氧气接触,燃着的蜡烛会熄灭,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C正确;
D、碘不溶于水,高锰酸钾可溶于水,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故D正确。故选A。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上述(3)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你帮他分析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6)某校兴趣小组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人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 1.0 | 1.5 | 2.0 | 2.5 | 3.0 |
剩余固体质量/g | 2.55 | 2.25 | 2.10 | 2.04 | 2.04 |
分析表中数据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 1%)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g石灰石样品,把8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右表:
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20g | 15g |
第二次加入20g | 10g |
第三次加入20g | 5g |
第四次加入20g | 3g |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第一次实验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g;
(3)计算第一次加入2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