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和H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和另一种物质。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D. 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A、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H元素的化合价为+1,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每4个分子变化成了2个分子,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H2O,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放入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的①、②、③3支试管中,进行如表的实验。
实验操作 | M丝插入试管①中 | 铜丝插入试管②中 |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 | 实验结论 |
刚开始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无气泡 | 无气泡 | M>Cu: M>Al |
几分钟后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无气泡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_____ |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_____。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_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_____进行判断(任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