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氢气、可口可乐饮料、氯化钠
B. 水、矿泉水、海水
C. 氧气、二氧化碳、天然水
D. 铁丝、澄清石灰水、氧化镁
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2NaOH+SO2═Na2SO3+H2O
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
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
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B. 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C. 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
D. 甲装置中硫粉换做碳粉,则乙中长导管口可能冒出气泡很少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门捷列夫 B. 达尔文
C. 拉瓦锡 D. 牛顿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 )数来决定的.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核电荷数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向量筒里倾倒液体 B. 从滴瓶里取出液体
C. 向试管里加入粉末 D.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
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铁锅生锈 B.牛奶变酸 C.葡萄酿成酒 D.水结成冰
根据如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①N点的意义是______。
②温度为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③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④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溶液,可采用______(任写一种)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质量的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V.已知本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ρ。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连接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可观察到乙中稀硫酸进入装置丙中;③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④当丙中无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后读取量筒戊中水的积,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⑤利用该实验原理,还可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中正确说法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FeSO4 B. CO2→H2CO3
C. CaCO3→CO2 D. CaCO3→Ca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