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B | 安全常识 |
N2 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 焦炭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 | 工业用盐中毒﹣﹣由 NaNO2 引起 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 ||
C | 日常生活经验 | D | 保护金属资源 |
食品干燥剂﹣﹣浓硫酸 蚊虫叮咬﹣﹣涂肥皂水 | 有计划、合理开采金属矿物 加强金属制品的回收再利用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A、N2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灯泡保护气;焦炭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此选项完全正确;
B、NaNO2有毒,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可灭火,此选项完全正确;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可作食品干燥剂,蚊虫叮咬是向人的皮肤中射入一种酸性物质,肥皂水显碱性,可涂肥皂水,此选项不完全正确;
D、有计划、合理开采金属矿物,加强金属制品的回收再利用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此选项完全正确。故选C。
【题目】在一次清洁厨房卫生时,小明发现厨房里某一铜制品表面出现了绿色,小明心里产生了疑问:是不是铜与空气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这种绿色的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为此,小明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空气中含有N2、O2、CO2、水蒸气等气体,在潮湿环境下,水蒸气的含量更多。
②这种绿色物质不含氮元素,加热会分解,能和盐酸反应,反应所得溶液因含有Cu2+而呈蓝绿色。
(猜想与假设)
①可能含氧元素 ②可能含氢元素
③可能含有____________元素 ④一定含有铜元素
(实验探究)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1 | 从铜器中取少量绿色物质于试管中,往试管里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 | 证明猜想①和③都成立。 |
观察到试管内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绿色的现象。 | 证明猜想__________成立。 | ||
2 | 从铜器中另取少量干燥的绿色物质于干燥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试管口。 | 观察到试管口处有__________的现象。 | 能同时证明猜想①和②都成立。 |
(解释与结论)铜器表面的绿色物质俗称铜绿,是由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
(拓展与交流)①铜器表面要形成铜绿,需要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发生反应。
②上述实验2中加热后的试管中残留有黑色圆体,后经证实是CuO,CuO和二氧化锰一样,能够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设计验证实验时,除了要验证CuO是否改变了H2O2分解反应速率,还要验证反应前后CuO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否改变。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敞口放置在实验室的NaOH溶液产生了兴趣。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肯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怎样呢?
[猜想与假设]: 小王:NaOH溶液部分变质;小张:NaOH溶液全部变质;
小王、小张认为NaOH溶液一定变质的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1)小王设计好方案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协助小王完成实验现象的填写: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取一定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 | 有________________产生 | NaOH溶液样品部分变质 |
②取经过①反应后的滤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成__________色 |
【题目】小红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人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红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NaOH和Na2CO3
猜想二: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只含有_____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小敏另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二,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振荡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二正确 |
实验2:将实验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