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图中“”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C
解析试题分析:混合物是由有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从微观粒子的角度看,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ABD中都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其中AB两种纯净物各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D这种纯净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C中出现了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答案选C
考点:混合物、纯净物的微观识别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 D.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 |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A.单质 | B.分子 | C.元素 | D.原子 |
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2 | B.核外电子数为 24 |
C.元素符号为Mg |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
如下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 | B.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整个圆作为物质,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①是混合物,则③不可能是( )
A.二氧化碳 | B.化合物 | C.稀有气体 | D.氧气 |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