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8?扬州)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表
部分钙、镁化合物溶解性表(20℃)
阴离子阳离子OH-CO32-HCO3-
Ca2+微溶不溶可溶
Mg2+不溶微溶可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
CaCO3
CaCO3
Mg(OH)2
Mg(OH)2
,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实验1:确定水垢中是否含Ca(OH)2和CaCO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在滤液里加入
Na2CO3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一定含有CaCO3
一定不含Ca(OH)2
一定含有CaCO3
一定不含Ca(OH)2
实验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2探究.其主要实验步骤发下:

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600.00g,按上图组装后,将2.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601.25g(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不考虑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讨论](1)加入样品前还应
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装置C的作用是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使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被D、E完全吸收
使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被D、E完全吸收
,装置A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
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
,A、B装置之间设置干燥装置(填:“要”、“不要”),
不要
不要
理由是
因为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前有气体干燥装置C
因为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前有气体干燥装置C

(2)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只要求写一种),装置D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3)装置B中生成CO2的质量为
1.25g
1.25g
g.通过计算说明水垢中
A
A
含MgCO3(填字母).
A. 一定B. 一定不C. 可能D. 无法确定
计算过程(已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CaCO3:100    MgCO3:84):
实验3: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Mg(OH)2另取质量为2.50g的水垢,加入3.65%的稀盐酸与之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w g..结合以上实验结论,判断w的值满足
w>59.5g
w>59.5g
条件时,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请通过计算说明).
分析:[提出猜想]根据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的信息和溶解性表回答.
[设计方案]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性质回答.
[实验讨论](1)使用或制取气体的实验要求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回答使用的仪器;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回答装置C的作用;反应前通入空气是为了排除装置中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通入空气是为了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D中;根据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回答A的作用.
(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书写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装置D中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装置D的增重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
但2.50g碳酸钙根据方程式计算可生成的二氧化碳1.1g,所以含碳酸镁;
根据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计算它们2.50g消耗盐酸的质量,其中氢氧化镁消耗最多,其次为碳酸镁,假设2.50g全为碳酸镁,消耗盐酸59.5g,w>59.5g时,定有氢氧化镁.
解答:解:[提出猜想]根据溶解性表,碳酸镁和氢氧化镁不溶,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碳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即含氢氧根离子,碳酸氢某受热易分解成碳酸某,所以水垢中定有CaCO3;Mg(OH)2
[设计方案]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有不溶物,说明有碳酸钙;过滤时除去了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没有沉淀生成,所以无氢氧化钙.
[实验讨论](1)使用或制取气体的实验要求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以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是加入液体药品用的,有开关,为分液漏斗;浓硫酸朋吸水性,装置C的作用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通入空气是为了排除装置中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通入空气是为了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D中去吸收;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B装置之间没有设置干燥装置,因为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前有气体干燥装置C.
(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D中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3)根据装置D的增重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
根据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计算它们2.50g消耗盐酸的质量,其中氢氧化镁消耗最多,其次为碳酸镁,假设2.50g全为碳酸镁,消耗盐酸59.5g,即如没有氢氧化镁,2.50g水垢最多消耗盐酸为59.5g,w>59.5g时,定有氢氧化镁.
故答案为:查阅资料:CaCO3;Mg(OH)2;实验一:一定不含量Ca(OH)2;一定含CaCO3;(1)实验二: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液漏斗;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使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被D、E完全吸收;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不要;因为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前有气体干燥装置C;(2)CaCO3+2HCl=CaCl2+H2O+CO2↑;2NaOH+CO2=Na2CO3+H2O;(3)1.25g;A;实验3:w>59.5g.
点评: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中考必考内容,试题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是变相考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8?扬州)无焰食品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的成分是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镁和水反应产生热量.下面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对该产品的实验研究,请结合以下方案回答有关问题(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实验1: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图1中曲线a;
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100份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b;
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c.

(1)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是由
化学
化学
能转化为
能.
(2)观察图1,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镁的反应表面积
镁的反应表面积

实验2:将2.4g镁粉和质量为28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变化
随氯化钠的量的增加而增大
随氯化钠的量的增加而增大
情况如图2所示.

(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1g时,实验不再做的原因是
C
C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
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
(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3.65gNaCl,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大约是
58~63℃之间
58~63℃之间

(5)某同学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焰食品加热器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
A
A

A.2.4g镁粉、7.30g NaCl和28g铁粉    B.2.4g镁条、7.30g NaCl和28g 铁粉
C.2.4g镁粉、8.76g NaCl和28g铁粉    D.2.4g镁条、8.76g NaCl和28g铁粉
其理由是
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配方A中已达到水的沸点,配方C中多余的NaCl造成原料浪费
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配方A中已达到水的沸点,配方C中多余的NaCl造成原料浪费
(2008?扬州)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表
部分钙、镁化合物溶解性表(20℃)
阴离子阳离子OH-CO32-HCO3-
Ca2+微溶不溶可溶
Mg2+不溶微溶可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和______,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实验1:确定水垢中是否含Ca(OH)2和CaCO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在滤液里加入
Na2CO3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______
实验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2探究.其主要实验步骤发下:

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600.00g,按上图组装后,将2.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601.25g(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不考虑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讨论](1)加入样品前还应______,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A、B装置之间设置干燥装置(填:“要”、“不要”),______理由是______.
(2)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只要求写一种),装置D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装置B中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通过计算说明水垢中______含MgCO3(填字母).
A. 一定B. 一定不C. 可能D. 无法确定
计算过程(已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CaCO3:100    MgCO3:84):
实验3: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Mg(OH)2另取质量为2.50g的水垢,加入3.65%的稀盐酸与之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w g..结合以上实验结论,判断w的值满足______条件时,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请通过计算说明).
(2008?扬州)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表
部分钙、镁化合物溶解性表(20℃)
阴离子阳离子OH-CO32-HCO3-
Ca2+微溶不溶可溶
Mg2+不溶微溶可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和______,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实验1:确定水垢中是否含Ca(OH)2和CaCO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在滤液里加入
Na2CO3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______
实验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2探究.其主要实验步骤发下:

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600.00g,按上图组装后,将2.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601.25g(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不考虑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讨论](1)加入样品前还应______,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A、B装置之间设置干燥装置(填:“要”、“不要”),______理由是______.
(2)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只要求写一种),装置D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装置B中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通过计算说明水垢中______含MgCO3(填字母).
A. 一定B. 一定不C. 可能D. 无法确定
计算过程(已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CaCO3:100    MgCO3:84):
实验3: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Mg(OH)2另取质量为2.50g的水垢,加入3.65%的稀盐酸与之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w g..结合以上实验结论,判断w的值满足______条件时,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请通过计算说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