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的图2-l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
(1)她将看到哪些现象?______.
(2)试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______.
解:(1)甲装置中红磷和木炭都足量,待红磷和木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A瓶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B瓶烧杯里的水没有倒吸到集气瓶内;
(2)产生(1)现象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待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由于整个装置中是联通的,所以装置中的气体压强都变小,因此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故答案为:(1)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A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烧杯里的水没有倒吸到集气瓶B内;
(2)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3)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因为反应后整个装置中的气体都变少了.
分析:题目是在研究空气成分的测定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改进的设计探究题.这就需要首先弄清楚该实验的基本原理,而后根据反应的特点结合大气压强来分析实验现象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有关知识,根据题目出示的信息结合已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2)产生(1)现象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待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由于整个装置中是联通的,所以装置中的气体压强都变小,因此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故答案为:(1)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A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烧杯里的水没有倒吸到集气瓶B内;
(2)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3)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因为反应后整个装置中的气体都变少了.
分析:题目是在研究空气成分的测定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改进的设计探究题.这就需要首先弄清楚该实验的基本原理,而后根据反应的特点结合大气压强来分析实验现象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有关知识,根据题目出示的信息结合已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