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文字表达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C. 氢气+氯气氯化氢

D.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答案】C

【解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碳酸钠+盐酸→氯化钠++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三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氢气+氯气氯化氢,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小组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表面变黑,他们对黑色物质来源展开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黑色固体是酒精燃烧生成。

猜想2:黑色固体是铜与空气反应生成。

(查阅资料)

(1)酒精等含碳物质在氧气不充足时会燃烧生成炭黑,炭黑难溶于水,与稀硫酸不反应。

(2)氧化铜加热时能溶于稀硫酸生成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

铜片表面_______(“变”或“不变”)黑。

猜想1不正确

实验二:另取一小段光亮铜片用金属铝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隙,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一段时间后,打开包裹的铝箔,观察现象。

刚打开包裹的铝箔时铜片不变黑;一段时间后铜片变黑。

猜想2正确

实验三:再取一小段光亮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黑。然后把附着黑色固体的铜片投入到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热。

盛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消失,溶液____

猜想2正确

(反思拓展)

(1)请用符号表达式表示黑色物质的来源:_______;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请在反应中方框内画出正确的图示。_______

(2)实验二用金属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裏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有从反应物和从生成物两个角度。上述实验主要从反应物角度设计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题目】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生锈的铁钉中,哪种物质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与二氧化锰相比哪种物质更适合H2O2做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猜想)猜想一:林菲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猜想二:小华同学:铁钉中的铁是H20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编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10mL 5%的H2O2溶液的试管内,观察现象

木条不复燃

实验2

在盛有1克氧化铁固体的试管中加入10mL5%的H2O2溶液,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3

在盛有1克铁粉的试管中加入10mL 5%的H2O2溶液,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木条不复燃

(分析与结论)

(1)设计“实验1”的作用是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___错误。实验(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林菲同学的“实验2”还不能够确切的证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___________

(4)小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实验3”中一直没有变化的试管,过了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也出现了气体,小华觉得很奇怪,你能猜想其中的原因吗?______

(5)请设计实验探究氧化铁和二氧化锰,哪种物质更适合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