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据媒体报道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后,投入下水道内,发生爆炸。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并要探究某下水道的气体的成分:(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猜想)
Ⅰ含有可燃性气体CO;
Ⅱ含有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有可燃性气体_________和_________;
(收集气体)
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 |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略 | 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
(2) |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略 | 目的是除去_________ |
(3) |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干燥且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①烧杯内壁有______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 ①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②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
(作出判断)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_________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___________的存在。利用其化学性质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有同学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定量探究,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
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证明气体X成分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则气体X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气体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______
A.可能只有甲烷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E.可能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
【答案】CH4 CO 排水法 水蒸气 水雾 碳 Ⅱ CO CO+CuO CO2+Cu 通风 CO2 0.2g 0.6g BE
【解析】
[猜想]Ⅲ:将鞭炮投入下水道后发生爆炸,推测下水道内含有可燃性气体,可能为一氧化碳,也可能为甲烷,还有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化学式为CH4 和CO;
[收集气体]先将瓶中装满水,进入下水道后再将水倒出,此时可收集到下水道内气体,该方法为排水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将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目的是除去水蒸气;(3)①氢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②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Ⅱ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CO的存在。利用其化学性质检验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通过观察固体颜色变化可判断是否有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O+CuO CO2+Cu ;
[拓展]为了安全,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先通风;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证明气体X成分中一定没有CO2;装置③增重1.8g,即生成水的质量为1.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气体X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8g×=0.2g;装置④增重2.2g,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气体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
=0.6g;由此可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个数比为1:4,只要能符合1:4的个数比即可
A、可能只有甲烷,正确;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错误;
C.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正确;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正确;
E.可能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错误。故选BE。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