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4分) 右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或“<”)。
(2)80℃时, 100g水中溶解_
g甲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_______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1)< (1分) (2)100g ,50%(2分) (3)60(1分)
(1)由图像可知,在40℃时甲的溶解度曲线在乙溶解度曲线下方,故填小于;
(2)由图像可知,80℃时甲的溶解度为100g,即在80℃时100g水最多溶解10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质质量分数=100g/(100g+100g)×100%=50%,故填100g、50%;
(3)在6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故填60℃.
练习册系列答案
1加1阅读好卷系列答案
专项复习训练系列答案
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系列答案
阅读快车系列答案
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周秘计划系列答案
英语阅读理解150篇系列答案
奔腾英语系列答案
标准阅读系列答案
53English系列答案
考纲强化阅读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
0
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
0
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减少
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在t
3
℃时,把a、b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t
3
℃时同时降温,a先有晶体析出
B.t
3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大于b
C.从t
3
℃降到t
l
℃时,a、b溶解度相同,溶液质量相同
D.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蒸发结晶提纯a
(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物质都是易溶物
B.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甲、乙的混合物
C.甲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至10℃后仍然饱和
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
D.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物质溶解时只有扩散吸热过程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C.40 ℃时,70 g水最多可溶解乙30 g
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t
1
℃时,A的溶解度____B的溶解度(填“>”、“<”或“一”)。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
1
℃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
℃,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A____B(填“>”、“<”或“=”)。
(3)t
2
℃时,将30g B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