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马飞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马飞用高锰酸钾所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和D进行组装.你认为你所选有装置中还缺少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装置B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制取气体时应在锥形瓶底部放入少量的_____,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入_____溶液。
(4)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__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比其他两种方式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
(5)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④向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⑥熄灭酒精灯。请按照正确操作顺序,将以上步骤的序号写在横线上_____。
(6)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实验室可选上图装置中的_____做发生装置。收集好的氨气应该_____放在桌面上。
(7)①如果用A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端进入。(选填c或d,下同)
②如果排水法收集氧气,在瓶子装满水后,氧气从导管_____端进入集气瓶
③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水应从_____端导管进入。
④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则连接病人鼻孔的塑料管应与_____端连接。
【答案】酒精灯 锥形瓶 C 棉花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MnO2 过氧化氢/H2O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E装置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节能环保(合理即可) ②④③①⑤⑥ C 倒 d c d c
【解析】
(1)据图可知①、②的仪器名称分别为酒精灯、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所取氧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选择装置C;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装置B是在常温下进行,可用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制取氧气时应在锥形瓶底部放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4)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E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使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节能、安全、操作简单,且生成物对环境无污染,环保;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加热;收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停止加热;故顺序是:②④③①⑤⑥;
(6)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好的氨气应该倒放在桌面上;
(7)①如果用A装置收集氧气,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d端进入;
②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瓶子装满水后,因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氧气从导管c进入集气瓶,水从d排出;
③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因水的密度比氧气大,所以水应从d端导管进入,氧气从c端排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概念之间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中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
序号 | X | Y | Z |
A | 氧化物 | 纯净物 | 物质 |
B | 化合反应 | 氧化反应 | 化学反应 |
C | 单质 | 化合物 | 纯净物 |
D | 饱和溶液 | 不饱和溶液 | 溶液 |
A.AB.BC.CD.D
【题目】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Ⅰ.氧气的制备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填 “能”或“不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Ⅱ .氧气的收集
(1)装置C、D、E、F在实验室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实验一]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三次。
[实验二]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 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三次。
[实验三]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三次。
实验数据: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氧气的体积分数(%)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 79.7 | 88.4 | 89.7 |
数据分析:
(2)由实验1、 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考虑操作及药品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后,同学们对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产生了疑问。
[问题一]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
[查阅资料1]①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为氧化铁,因此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有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两种:②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③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铁的氧化物也能和稀盐酸反应,但无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将铁丝燃烧后得到的黑色物质冷却,然后研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含有铁。
[问题二]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氧化铁呢?
[查阅资料2]
①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分解温度见下表:
②氧化铁高温分解成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 | 氧化铁 | 铁 | |
分解温度/°C | 1538 | 1400 | / |
熔点/°C | / | / | 1535 |
[理论讨论]根据上述探究及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此温度范围氧化铁已分解。
[拓展延伸]
(1)氧化铁高温分解可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食品包装盒内放有少量黑色的氧化亚铁,若粉末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包装盒漏气,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